浅谈银河系“大”字形生命体利用有规律声波组织群体秩序现象

浅谈银河系“大”字形生命体利用有规律声波组织群体秩序现象

作者:L⑨FAZ11559

专业:星外古生物组织学

指导老师:X-22

关键词:有规律声波 组织秩序 编排 同化 低等感应场

  1. 有规律声波对于银河系“大”字形生命体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大”字形生命体无法通过心灵感应场进行交流,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于低级的物理构造中寻找到了以共振为基础的交流方式。发出器为声带,振动发出声波,接收器为耳鼓,其后一切通讯设备皆以此为基础。光学交流为以后较为高级的发展,在此不做讨论。

    这种交流方式之后主要朝向两方向发展:一种是符号化的技巧式的,利用发音位置的不同给出特定的符号,形成一套以地域和品种为中心的符号体系,用于相互交流,之后也同样制作了与之相应的光学体系来传播和继承;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另一种声波体系,被银河“大”形生命称之为音乐,这种声波体系主要运用频率和节律来变化出不同的表达,对“大”字形生命体具有极强的感应作用,甚至可以说以此种有规律声波建立了一种低等的心灵感应场。

    虽然音乐这种低等感应场数据丢失严重,定向性也很差,但是“大”形生命也意识到了它的感应作用,利用这种声波系统的编排,可以达到抹除异见,促进同步的作用。“大”形生命早期历史碳质文献即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说法,意思是同化其他生命组织单位,最好的武器就是音乐。事实上,音乐起源于仪式的杀戮,它是形式杀戮的模拟。也就是说,音乐自诞生就是宗教和政治权力的一种表征,它意味着秩序,运用它就是建立秩序,当然运用音乐进而控制音乐便是“权力的反映”,在社会组织中处于高级地位,可以对其他个体进行洗脑,使之服从高级组织建立的秩序。

  1. 组织秩序类音乐的主要特征

    组织秩序类音乐完全被视为同化工具,亦即是传达意识形态的重要利器。音乐的功能化自然而然的在内容与材料构成上有立即的影响。高层组织所要求的是使下层能清晰易懂的编码声波创作,音乐对其而言,是使下层接受意识形态影响的最有力工具–直接诉诸生物的情感。

2.1. 归属感

2.1.1. 制造敌对

组织秩序类音乐十分重要的一个题材就是替下层找到一个“非我族类”的群体或者种族,好让下层一下子感到高其他组织一等,让该群体把一切的失败、贫穷、渺小都归到一个种族或某一类生物身上。每个人都有权力意志,高层通过音乐为下层找到一部生物,把他们划分出去,让他们可以任意地想像污辱、折磨、殴打、屠杀他们,这是非常符合低等生物生存竞争特性的情感。

2.1.2. 展望美好前景

高层组织利用音乐宣传,是一个乐观且正面的世界观陈述,同时也是表达实现其功能方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因为下层会认为自己的未来唯有事先在今日的自我觉醒才能够塑造完成。在声波编排创作中展现光明而乐观的未来,将会在组织的革命性演变过程中扮演一个催化者的角色。因此,它在教导下层成为理念建设者时,履行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即激励他们为可预见的美好未来而付出。

2.1.3. 亲和性

这一项原则要求声波编排能够表达出下层的需要,兴趣与愿望的题材,在此一前提之下,当然所有与下层群众毫无相关的主题都会从题材范围中被删除。除此之外,就算所编排的主题与下层息息相关,它的呈现方式与价值观必须置于上层的观点之下。这就进入一种循环,好的编排应该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由上层决定哪些题材才是下层所感兴趣的。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亲和性只是上层手腕的一种,声波编排要体现出上层建构的组织属性,更要表达出组织属性中“一切都是为了下层好”或者“都是为了大家”这样的主题思想,这样更容易被广泛接受而达到同化目的,建立良好秩序。

2.2. 形式感

2.2.1. 庄严和神圣化

组织秩序型声波必须是快感的、集体性的、有激情的、高扬的,很多时候音乐本身就具有生理上的感动生物的力量。

很多时候,上层往往把“纯粹”和“秩序”当作主人公来塑造。如波遗迹考古挖掘出的光学声波结合的信息《意志的胜利》,其中把上层领导者的政治理想表达得不仅前程灿烂,而且显得无限动人。其中有一段极好地用音乐的魅力与完美的画面和剪辑技巧相互配合,使该组织的士兵显得十分神圣、庄严,整个仪式也因此更加真实、感人。整个仪式是完整的,动人的,而且是永恒不变的。如果只有画面,这一段影片就不会这样封闭、就不会这样有一种令人不可置疑的完整和虔诚。给人的印象是丰富的,但又是简洁的。事实上,我们今天来感应这一段,歌曲的安排和画面一样都是完美控制的、是十分符合人们形式感觉的。

2.2.2. 典型化(样板化)

此一概念主要是基于一个“大”字形生物中的英雄理论,它是现实主义下的一个重要特征,意味着在某一个典型的情境之下,一些典型特征忠实地再次呈现。运用到组织秩序声波编排上,则是把声波编排原则到处套用(一般化)的情况加以典型化。也就是说,以样板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定义到后来在某一个程度上被用来作为分割区别的工具。典型化的呈现方式,其目标在于藉助于个体而异引出用来理解并且具有一般普遍代表性的观点。透过在意识形态下的一些典型特制,行为模式与情境的普遍原则,一个典型化的偶像会被视为组织发展过程的代表而被定位成积极进取力量的展现,因为他体现了组织建设的理想。

2.2.3. 情欲纯洁化

  高层组织甚至运用声波编码在情爱关系上制造了一种纯洁的信仰。它既压制了自己队伍内的腐败,也把其信徒对性和爱的渴望阉割、遮蔽了。对这个问题,我的老师X-22教授对该生物的行为进行了总结。他把集权组织时期的权力欲与后来的爱欲横向做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深刻之处的结论:在权力与个体爱欲情绪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基本的、正反辨证关系。权力有一种性爱的快感和刺激,集权组织形式变成了爱欲的终极象征。每一种被颠覆的、劣质的性爱幻想,都被归属于集权组织形式。这引发了一个根本而且严肃的问题:你怎么会再去爱权力呢?没有个体会再爱权力了。集权组织形式以及它的各种组织群体仪式是被创造来激发对权力的这种爱欲关系。庞大的集权组织机器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而被构筑起来。

2.3. 重复

2.3.1. 重复作为强制记忆

统治阶层面对下层民众,不能运用他们高雅复杂的编排方式,否则不易被下层建筑接受,必然无法起到深入人心的作用。利用简单的重复,配合简单的频率线条,可以让下层受众更快接受,反复唱诵必然可以记住并且相信其核心观念。

另外,我们知道,一个信息体系秩序的建立必须传播才能存活,简单的重复的信息更易被复制,也就可以更广泛传播,这样才能能存活更长久。复杂而过于独特的编排会在传播过程中丢失大量信息,最后死去。

比如近来的电磁场挖掘发现,有一首显然含有本文所谈论的特征,用于建立组织秩序的歌谣,其中不断重复“社会主义好”这段频率编码,其中“社会主义”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测是一种组织形态或者理念,后面的“好”就是说这个形态是值得同步的,需要大家都同化的意思。这首歌谣非常直白,直接用重复的方式轻易达到被记住及被传唱的效果,挖掘发现空时相对维度里的大量重叠电磁遗迹可以证实这一点。

2.3.2. 重复作为加强秩序

单一编码反复使用可以达到一种感应场加强的催眠效果。尤其是符合生命体自身节律的感应场重复,必然会引起生命体较为强烈的共振,即加强了信息共鸣。

这种节律的感应是我们所有生命体都可以感应得到的。据考证,“大”字形生物是一种强节律生物,非常容易受到节律的感召。而组织音乐大多数都会采用“大”形生物的行进节律,因此,个体在行进过程中很容易跟随音乐节律来达到与群体的统一步调。并且单一节律重复可以使群体整齐划一,在集体劳动中大大提高效率,甚至忘记疲劳,因为疲劳和休息与行进劳作的节律不一致,而音乐节律就可以调节个体节律使之不停行进或劳作。这是感应节律的一大成就,运用这种重复的节律,“大”字形生物可以高效建立他们的组织秩序,并且高效同化其他个体。

一般来说频率的重复是对节律重复的加强。另一项电磁波挖掘发现了一首频率重复的歌谣,这首歌似乎是在歌颂他们的恒星,说它从东方升起。整首歌曲只有四条声波流,之后全部都是重复,但从重叠量来看,这种重复的效果一遍比一遍更加强,感应到了最后时因为反复的加强而达到了最高同步率。

2.4. 一般编排方法

小型乐曲以上面所谈的重复为主要方法,大型乐曲一般会采用如下形式:

第一模块(三段式):
  • 呈现部:英雄或种族单位,敌人等主题的呈现

  • 发展部:斗争

  • 再现部:胜利,颂扬

    第二模块(节律较慢)

  • 抒情性反思、哀悼(与战争主题有关的乐曲)

  • 进行曲

  • 谐谑曲

充满种族特性的(种族歌谣与舞蹈)

结尾模块

统一,光辉灿烂的胜利,整体生物的颂扬

需要注意的是,单单如此形式应用并无法保证符合要求。在一般高层组织的意识形态下琐形成的音乐字典式审美观是建立在两大原则上的:反射与理解性。理解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所有高层都希望一种具有宣传蛊惑下层能力的音乐;反射之所以被要求,则是基于音乐应该描绘那些高层确信能够在他们所提倡的精神之下教育下层的思维,事物与情绪。
  1. 总结
研究星外古生命体怎样组织群体秩序有助于理解我们现在的社会形态,可以作为参考反思我们当前社会的同步机制,有利于我们同步构架的发展。


之前普遍认为银河系“大”字形生命体不能利用心灵感应场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讨论,利用有规律声波组织群体秩序现象似乎是一种低等的感应场应用,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些可喜的成就,对于我们研究自身感应场节律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