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
决定了要每年开始一件新的事,今年初有推友分享一张德语字母表从里面第一眼看出的三个词就是年度词汇,我看出的是Musik, Kreativ, Hail,于是应验了w。其实之前也有想过要写自己想听的音乐,一直都在想要找时间学习准备,但其实一旦开始上手搞起来还挺快的,一搞就搞起来了哈哈。
有过抑郁的日子,什么都干不了只会不停流泪,感觉不到快乐也感觉不到悲伤。我觉得我非常需要一个表达的出口,非常庆幸的是我可以编故事,真的是非常好的倾诉,现在又找到了另一种语言,所以回想起来今年过去的这大半年,虽然也并不能算积极,但总体要好很多。
之前和家里通话,闲聊做了什么吃我说辣椒啥的奶奶忽然说少吃点辣椒吧,我问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忽然说少吃点辣椒了,她说你不是在唱歌么。感到一丝压力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欣慰,真的如人们所说音乐是救赎也说不定呢,总之无论练习时的投入感还是一点点创造出一首歌时的成就感都让我开心,让我觉得自己的存在和自己活着这件事情说不定还是有点好处的。
从最初简陋地用自带软件做出来的呜呼唔,最近的歌听听还是有明显的进步,想要尝试的很多,最初也摸不太准风格,现在大致确定是先锋实验类的,其实这么说也只是因为反正瞎搞,一切不合理的都可以贴上因为前卫啊这样的标签吧。主题方面还是想要尽量贴合L的航行故事,能作为它的背景音乐的话就好了,不过因为一些歌比较偏黑金之类的用了极端嗓,我的故事似乎还不够噪,或者说噪的部份不够长?有尝试昆曲黑,也有试图用tango的感觉,试过船歌的节奏,还有试唱菜谱,还有佛教主题和12音序列。我喜欢现代艺术,从来不是守旧派,可能最不想被贴上的标签就是classic了吧,传统就是用来打破的啊。有既定模式的东西试过久了就会无聊,还是要不断尝新。没有新的点子之前,我的故事也不会开始,毕竟思想比单纯讲个故事重要多了。
也学了不少新的知识,虽然整体来讲还是靠着听感,所以人声的运用还是更为得心应手一点因为完全是感觉的反应。人声作为一件乐器,我一直在试图寻找更多音色,更多变的表达方式,反而歌词有点点苦手,自己的歌里大多数都是捡现成的诗之类的。写词的难处不仅在诗意的表达,毕竟对于单纯写诗我是能不太费劲做到差不多的,更难的是每种语言每个词都有它特有的音调,这也是诗歌本来的存在原因,怎样把词完美配进旋律是目前对我来说的难点,并不仅仅是写出有意思的语句就好。而且因为风格多样化,会因为风味而用不同的语言,我当然很有兴趣学习多种语言,但还是要客服懒惰。
除了乐理和录音制作方面的知识,也学了一点点合成器,感觉调制波形什么的简直就是天生为我等理工科宅准备的乐器。慢慢调出自己想要的声音是非常有意思的事,不需要受限于自然发出声音的乐器,而可以拥有根据需要而获得音色的可能性,这种乐趣可能也有控制欲的作祟,总之很满意自己是个键盘手的。
当然也想学习其它乐器,弹的一点点三弦几乎是当作打击乐在用,当然是很符合它的传统用法,也借了把吉他学了学,手指上都有点茧了,可惜还掉了。也想玩贝斯,贝斯超性感的说,但目前还没有什么机会。也试了试鼓,鼓手君很友善地教了点基本,非常爽,需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鹜,这正是我喜欢玩乐器的地方。
乐队
因为做了歌但其实并没有什么人来听,有天在去训练的路上遇到米君在同一辆车上,想要告诉他我有开始写歌就心机地问了问他大提琴练怎么样了,结果他说他去年年底开始组了个乐队,因为他们办公室有个废弃的地下室可以排练什么的。惊喜之余聊了聊,他之前都没把我划分到馒头党里哈哈,晚上想了想给他发邮件问要不要客座主唱之类的,顺便把自己在sc上的录音发给了他。另外那个时候正在想着申请个豆瓣音乐人小站,但因为说歌词是黑塞的诗被管理员说“不能翻唱”,翻唱你妹啊你给我听下黑塞唱的歌。他很惊喜地说很creepy很crazy,我觉得简直被恭维了非常开心,他们有两个吉他一个鼓,正好没有主唱也没有键盘,当然也没bass,但想想他们一米八九的汉子捧个小猫一样的吉他然后我去抗个rpg似的玩贝斯实在太违合吧,当然这是后话。于是虽然一开始他们更偏向旋金之类的不太需要人声,但抱着试试的心态去了。
第一次另一个吉他没来,只有我和米君和鼓君,主要听了听他们的歌,聊了聊也就过去了,第二次才是正式去所谓参加排练。那时他们手里有一首半的歌,song2已经很完整了我就神马都没做,song3响起的时候很有感觉就抓起话筒啦啦啦了,结果主写song3的马克思君说很惊艳很有fairy感,就很开心。之后试图写歌词,问了问他们也没啥主意或者主题偏向之类的,因为一开始也没想到可以加人声,我想起之前小百合推荐的书风之名,于是有天早上醒来躺在床上忽然写出来几句,发给红酱看他说挺好的。但是,还有个问题是,我先用中文写的,当然是押韵的,但这歌没法用中文唱的啦,要翻译成英语或者德语,押韵又是大问题。但是,又是但是,一但坐下来想要搞,居然挺快就搞出来了哦吼吼。发给他们后,米君回复说很有诗意,而且很喜欢抽象的意象排列。另俩没回,后来问马君说没什么意见挺好的。
不太有灵感的song1,米君发我谱子后让我想想在他们弹长音的地方加键盘,一开始我想写点带有赋格以为的模仿应答段落,之后写了个版本就跑去板鸭玩了><。回来后第三次去,也就是第二次排练,结果不太满意自己写的,而且也忘得差不多了,随后调了个比较太空感的音色,跟着长音biubiubiu效果就不错的样子。但如何从纯吉他环节进入带键盘的部份又成了问题,于是直到现在还是没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昨天第三次排练,试了song4,想要尝试西班牙风味,于是我从西班牙带回来的响板拿了去,又加了民歌风味的啦啦啦部分,鼓手v君没去,但第一次尝试的效果很不错。说起来觉得马君吉他弹得很好,他们手指长真是有优势啊,我按大横之类的费了老劲了还是练得不怎么行。
记得beck里说组队的话,比起大家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之间要有chemistry,我认为我们之间还是有火花的,想想觉得这样的友情,有时候听排练录音,虽然没几次,还是会不由自主面带微笑呢。有时候我会用唱歌的声音说话,听起来好搞笑。昨天在地铁上说起来我们的歌,马君说有些部份可以甩头,然后要等等,然后再甩,米君说那就是我的责任了告诉观众什么时候要甩,虽然根本没有观众哈哈。旁边大姐听到一直在憋笑,马君下车的时候大姐还偷瞄着他笑呢。在车站还说可以编程让电脑写歌,果然geek风范的乐队嘛,下次写词要来点科技元素呢。还有排练的时候大家围个圈站,俩吉他相对我对着鼓手,有时目光交流他就微笑冲我眨眨眼,感觉会更起劲点,虽然我还是有点没法想像我们这种宅站在舞台上会是什么效果,但也忍不住稍微有点憧憬。哦对,站台上的话岂不是屁股对着v君,不行我要去深蹲了www。